這首充滿活力予歡愉氣氛的奏鳴曲寫作在1773-1774年,也就是莫扎特17-18歲時。自從1772年薩爾茲堡的新主教Colloredo上任之後,莫扎特便面臨了無比的工作壓力,Colloredo非常厭惡莫扎特喜歡嬉鬧的個性以及他們父子在歐洲四處巡演,尋求成名機會的舉動。對這位嚴苛的主教而言,莫扎特父子只不過是兩個高傲又矮小的人物,因而,莫扎特在新的教廷中只獲得了首席樂師這個很普通的職位。儘管如此,來自主教的壓力和鄙視並未讓莫扎特感到沮喪,他依然努力的作曲和學習。1773年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莫扎特形容自己無所事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就像一隻身上長著跳蚤的小狗。

以愉快的強音和連續四度下行音型開始,這首奏鳴曲充滿了靈活的快速音群,連續的強音就像馬鞭一般不停的驅策著旋律往前邁進。雖然如同其他奏鳴曲一般,以快-慢-快的三個樂章組成,在樂章之中,莫扎特卻使用了類似的動機來讓音樂產生連續感,與一般樂章間使用不同主題的做法略有不同。

談到莫扎特的作品,知音一向都覺得霍洛維茲(Vladimir Samoylovich Horowitz)的演奏最能表現他靈巧又優雅,總是神采奕奕充滿正面能量的感覺。不過,這首四手聯彈作品,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的銳利又充滿熱情的演奏更能表現出樂曲的精神。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