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篇–兩個字的速度術語

Andante Moderato

咦…奇怪了,這個速度到底應該彈成Andantte還是Moderato呢?其實都不是。

兩個術語連在一起的時候呢,前面那個是主要的速度,後面那個,則是形容這個速度的形容詞。上面那個例子不能翻譯成“行板-中板”,而是普通的行板

格式呢,應該這樣解讀

普通的行板,意思其實是稍微快一點的行板。

當速度術語變成形容詞的時候,就要把他翻譯回原來的字義。那麼,速度應該怎麼決定呢?

知音要講個不負責任的冷笑話

答案很簡單,Andante是比較慢的而Moderato比較快,所以,當Moderato在後面追著Andante的時候呢…,Andante就只好跑快一點啦….

其實,速度較快的術語當形容詞時,就會提升前面那個術語的速度,而較慢的放後面呢,當然就會變慢嘍。不過,兩個術語放在一起不見得只會影響速度喔。

例如   Allegro Vivace 就是 活潑的快板,速度不一定要比Allegro快,但是音樂的對比就會稍微強烈一點點。

這樣,大家懂了沒?很好,….可以下課啦。下回見。

速度篇–Moderato

Moderato,通常翻譯為中板。 發音請參考世界發音指南  點我

這是一個表裡不一的音樂術語。為什麼呢?雖然Moderato在義大利文裡表示普通、中等、適當的,但是在音樂裡,中板並不是一個令人覺得悠閒普通的速度。因為,他的速度範圍可以從80~120(每分鐘80~120拍),最快的部分已經與稍快板(allegretto)重疊。可能是因為歐洲人天性較為積極,中等竟然要演奏得這麼快…所以嘍,下回看到Moderato,可別悠哉悠哉的慢慢散步,要走的快一點,才夠“普通”啦!

如果您聽了發音示範之後還是一頭霧水,別著急,照樣跟著知音念一遍就得了

來,請你跟我這樣說…..“摸….得….辣….頭”,對,千萬不要唸成“摸…. 得….….頭”,我可不喜歡頭尖尖的人呢!

就這樣,下次見嘍。

速度篇–板

嗯…知音不是要介紹一些義大利文術語嗎,怎麼今天說起中文來啦?很多速度術語的翻譯都有一個板字,快板、慢板、中板、行板,板…..到底是什麼咚咚呢? 其實板是一個中國戲曲中經常使用的樂器
紫檀材質的板。引用自http://www.askyaya.com/storecompare/ProductComments_325_3699.html
在京戲的後場(也就是伴奏)裡,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鼓師,他掌控整齣戲進行的節奏,還要指揮樂隊師傅們配合演員的動作。他如何指揮呢,就是靠這兩塊不起眼木板和一個單皮鼓。
鼓師,左手持板,右手擊鼓。引用自http://bbs.newssc.org/redirect.php?tid=1609718&goto=lastpost
那麼,為何要用板作為速度術語呢? 因為,板本來就是中國音樂中的速度術語。大家可能聽說過,京戲是一種板腔體戲曲。簡要的說,板腔體就是以固定的音樂素材(比如旋律),利用速度變化和加花(變奏),形成新音樂內容。京劇有西皮和二黃兩大系統,所以,不同風格或速度的唱段,就用板來區分。例如,西皮花板、流水板、倒板、散板…。 另外,在傳統音樂中,板也是速度和小節的重要標記。大家一定聽過這句成語 一板一眼,用節奏固定單調來形容人做事過份循規蹈矩。
工尺譜,一板一眼這種節奏的寫法。這首曲子原來應該是一板無眼,知音自行改為一板一眼。
看到圓圈的記號,就要敲一下板。板和板之間,就相當於西方音樂的一小節。 大家聽了知音的解說以後,是不是更瞭解板的由來了呢?其實板這個樂器,還用在非常多種音樂,也有很多不同形狀,有空的時候,知音再為大家說一說,板的兄弟姊妹都長的什麼樣。下次見。

速度篇–Allégro

雖然我們把他歸類為速度術語,不過,每一個術語其實也都有情緒、感覺上的意義。

Allégro在音樂上的意義為快板。(什麼是板呢,且待知音下回說分明)Allégro的發音,請看Google字典 點我 (請注意,標注為DJ US的發音較接近正確的義大利文


他擁有一個很快樂的家族,例如,Allegraménte是快樂,高興地,Allegrézza是愉悅歡欣,而allégro自己呢,則是快樂的意思。所以,下次當您看到他,請不要皺起眉頭說“喔,又是快板,好難喔…  ”,請記得要保持心情愉快,因為他是快樂的快板呦!

如果您覺得他很難念呢,請跟著 知音念一遍….“阿…雷…個…肉”。

就這樣,下回見嘍

超技、炫技、神技….那…..音樂在哪裡呢?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標題,卻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一股數次席捲世界,卻永不消退的風潮。

1999年,一位為專門研究蕭邦的學者Bowen, José,在讀了很多,研究了很多有關音樂的學術論文之後,終於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喟嘆,“音樂在哪裡?”,於是,他寫了一篇名為“在音樂學裡找音樂”(Finding Music in Musicology)的文章。

在新一波席捲台灣的超技風潮裡,知音也很想如是問,音樂 ….在哪裡呢?在進一步閱讀之前,請先看VCR–

自音樂成為一種精緻藝術(fine art)開始,踏入這個領域的年輕人最先追求的就是技術。什麼是音樂裡的技術,簡而言之,就是操作樂器的能力以及將樂譜轉化為聲響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快和準。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家,經常在音樂演奏中脫槁演出,將樂譜上的基本旋律以各種方式產生變奏和裝飾奏。能做出更複雜、更多樣化的變奏,就是技術,有好的技術,才能是一位好的音樂家。但是,這些變奏發展至極限,也就是複雜與快。讓我們看一個例子,這是盲木笛家凡艾克(Jacob van Eyck)的作品 最美麗的少女達芙妮(Derde Doen Daphine D’over)

最美麗的少女達芙妮,主題第二段。選自吳明宗編選,雅各布凡艾克木笛曲集第二冊,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年,頁44。

當他加上各種變奏後,就變成這樣

最美麗的少女達芙妮,變奏第四。選自吳明宗編選,雅各布凡艾克木笛曲集第二冊,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年,頁48

當然,這是一個不公平又欠缺考慮的說法,因為,凡艾克之所以在歷史上留名,是因為他能將每一首民歌小品都改編為流暢又優美的木笛曲。並不是因為他能演奏的既快又複雜。

讓我們把鏡頭拉到一百多年以後的維也納,看看另一個富有技巧的神奇人物

8歲的莫扎特(Mozart)。引用自http://www.squidoo.com/wolfgang-amadeus-mozart

大家都知道莫扎特(Mozart )在幼年時是位聞名歐洲的音樂神童,他不但能作曲,還能演奏多種樂器,有一雙精準無比的耳朵,能在聽過一遍後記下整首樂曲的每一個音符,甚至,還能立刻做出多種神奇的變奏。

這是一個有超凡演奏技巧,又極具音樂性的例子。但是,我們應該要問一問,如果莫扎特如此厲害又受歡迎,為何他童年時三次義大利之行,並沒有為他帶來財富,反而落到沒有旅費回家的地步呢?

我們可以看看關於1762年在維也納宮廷演出的記載

當孩子們演奏時,觀眾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沃夫岡(莫扎特的名字)一點也沒被這場面嚇到,當皇帝要求他用一隻手指演奏時,他毫不猶豫的照做了..他毅然決然的立刻開始嘗試,而且乾淨俐落的彈奏了好幾首曲子,讓在座的每一位大吃一驚。(摘錄自承秋堯譯,偉大作曲家羣像–莫扎特,智庫文化,2000年,頁16。)

另一段描述可能更清楚一些

德國最大的奇蹟…,您能想像嗎?…..一位年僅6歲的男孩坐在大鍵琴前,不僅像大人一樣的彈奏相同的奏鳴曲、三重奏和協奏曲,一點都不像個孩子,而且還能即興演奏幾個小時,甚或在演奏會上,立即視譜為交響曲、詠歎調和宣敘調伴奏。…我還見過他在鍵盤上覆蓋著一塊布彈奏,好像鍵盤就在他眼前一樣。我甚至見過他被安置到另一個房間,有人在隔壁彈奏幾個單音,不只使用鍵盤樂器,甚至用其他種類樂器,而他總能立即指出所彈奏的音或音名。(摘錄自引用自承秋堯譯,偉大作曲家羣像–莫扎特,智庫文化,2000年,頁24。)

雖然對莫扎特本人而言,這是一場音樂演出,但是對於這些觀眾而言,欣賞音樂並不是重點,他們真正期待見到的,是一場音樂特技演出。歐洲的貴族們並沒有把莫扎特當作真正的音樂家,而是一個音樂特技演出者,一個以超凡技巧而不是藝術性聞名的表演者。而莫扎特呈現的表演,例如鍵盤上蓋著布演奏,充其量只是像馬戲般的娛興表演。

在莫扎特死後不久,另一位以超技聞名的音樂家誕生了,就是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將小提琴演奏帶入新里程碑的超技音樂家,帕格尼尼。引用自http://www.natureculture.org/wiki/index.php?title=Image:Niccolo%2Bpaganini.jpg

帕格尼尼與先前的小提琴家最大的不同,不是他有超凡的演奏技巧,而是他幾乎毫無限制的即興、作曲以及開發新演奏技巧的能力。無論到了哪裡,帕格尼尼只演奏自己創作的作品,而且,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演奏這些作品。這裡有兩個因素,一是帕格尼尼重視版權,每次演出完立刻把發給樂團的譜收回,二是他的作品難度太高。

鋼琴家李斯特也以技巧聞名,但是他不只是一位炫技音樂家。

年輕的李斯特,非常帥氣。引用自http://www.asztroverzum.hu/hires_emberek/liszt_ferenc_horoszkopja.html

李斯特曾經聽過帕格尼尼的演奏,那無比絢爛的演奏技巧,讓李斯特當下決定長大以後要當鋼琴上的帕格尼尼。雖然,他努力的磨練演奏技巧,但是,作為在當代廣受歡迎的音樂家,他還必須擁有更多內涵。李斯特經常到各地巡迴演奏,很多城鎮連像樣的舞台都沒有,更別說完整的交響樂團。這些窮鄉僻壤沒有錢可以負擔樂團演奏的費用,也沒有舞台能給他們演出。於是,李斯特下定決心,要讓這些城鎮也能聽到美妙的交響樂。他將貝多芬的交響曲改編成鋼琴獨奏,然後努力用一架鋼琴奏出如整個交響樂團演奏的氣勢,和豐富的音響。這,就是李斯特苦練技巧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要問,為何知音要提到這些音樂家?

我們應該回到原初的標題,如果技巧如此重要,如果我們評價一個音樂家時只重視他的超技、炫技和神技,那麼,音樂在哪裡呢?我們之所以聽音樂,不就是為了聽音樂嗎?莫扎特為何沒有在童年獲得成功,因為特技就像不尋常的事物,雖然吸引人一探究竟,卻不是人們長期注視的焦點。

前一年印度有個奇人,創下了用淚線噴牛奶最遠的世界記錄。大家想不想看看他究竟有多神奇?當然想。但是,當他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出現在電視上呢?

一個人能用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彈奏超難版的大黃蜂,當然值得讚賞,但是,我們應該反過來想一想,我們會不會、願不願意每天聽這樣的音樂呢?對我們而言,音樂究竟是什麼,只是無止盡的快、複雜和準確,只是近乎不可能的演奏技巧嗎?如果達到這樣的音響效果,只需要一台10年前的舊電腦和適當的軟體,那,超技演奏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技巧對音樂家而言是必要之惡,有了良好的演奏技巧,才能有更完美的音樂詮釋。就像乞丐國王的故事一樣,您邀宴的對象是衣服,還是國王呢?如果我們一昧的追逐技巧,就會忽略音樂的本質。我們會期待音樂家有更高超的技巧,因為,這樣他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音樂詮釋,或者更多的感動。聽音樂的過程,是一場內在與外在,自我與他者的深刻對話,重要的從來都不是那些樂音,而是潛藏在背後的,那深邃又難以言說的,心靈的聲音。

後記:在這篇文章裡,知音並不是要評論這位音樂家只有技巧,而是要提醒大家,如果你只注意他的技巧,你就錯過了美好的音樂。

2010台北藝術節

台北藝術節,台灣國際藝術節,亞太傳統藝術節是台灣最大的國際型藝術盛會,每年都有非常多頂尖藝術團對來台灣演出。

這次的台北藝術節有兩項值得注意的“音樂”演出,一是由海恩納‧郭貝爾創作的«史迪夫特的事物»,另一是由王心心和簡文彬演出的《時空情人音樂會-舒曼與南管的邂逅》。

音樂與劇場是長久以來經常合作的伙伴,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們嘗試過很多不同型態的音樂演出,其中很多都與劇場的觀賞感相近。例如John Cage的 Music circus,就完全無法以傳統的經驗來聆聽,聽Music circus猶如置身在眾聲喧嘩的風暴,聲音與音樂演奏的動作在不同聲響的匯集下,產生迷幻的時空錯亂。«史迪夫特的事物»使用數架由機械裝置發音的鋼琴,沒有演出者,卻又是臨場的演出。那麼,我們要如何觀看,或者想像音樂與人,發聲物與我們的關係?音樂會不會進入更為純粹的心靈境界,或者,整場演出只是巨大又雜亂的發聲裝置們,無意的吶喊?

且看官方介紹

他為五台鋼琴譜曲,卻沒有安排演奏者;他處心積慮,精心設計了機械裝置,只為進行一場音樂 與圖像、文學與哲思的無人表演。但這是一個邀請,邀請觀眾更專注於去「看」、去「聽」─聽見落雪與巴哈一樣動人,看見氤氳、樹影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土著吟 詠,完美結合。

《史迪夫特的事物》。引用自http://www.taipeifestival.org/Content/FilmContent.aspx?id=5298&BillID=272

另外一場演出也是非常巧妙的。王心心是泉州南音(台灣稱為南管)科班訓練的專業演奏,演唱者,而簡文彬,是受嚴格歐洲古典音樂訓練的前任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這不應該稱為東西方的邂逅,因為南管從律制、音階、調性、樂譜、語言、音樂美學到演唱時的聲腔變化,都與歐洲古典音樂截然不同。而這次的演奏,竟然是鋼琴加上南管琵琶,兩樣調音法和音階完全不同的樂器,一同演奏。無論最後是一同演奏舒曼,或者一紙相思,這已經是難以想像的強烈碰撞。不僅是音律的,也是美學和聆賞的大挑戰,值得一探究竟!

時空情人音樂會-舒曼與南管的邂逅。引用自http://www.taipeifestival.org/Content/FilmContent.aspx?id=5298&BillID=267

2010台北藝術節官方網站 點我

表情記號篇–Forte

很久很久以前,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這個港口都市,展開了後來驚動整個歐洲的大活動-文藝復興,許許多多的音樂家和音樂作品從這裡出發,擴散到整個歐洲。很多音樂作品的標題,介紹還有裡面使用的小指示(術語)都使用義大利文來寫,為了方便溝通,歐洲的音樂家們決定改用義大利文做為音樂裡的專用語彙,所以現在大家在樂譜上看到的詞彙大多數都是義大利文而非英文(請注意術語的發音,必須使用義大利文發音法)。 今天知音要向大家介紹一個常見的音樂術語–Forte。 在英文裡Force是力量、武力的意思,而義大利文裡,Forte同樣也是健壯、強而有力、結實的意思,因此,在音樂裡常常被用來指稱音量上的強,一般簡寫為f。 forte有幾個兄弟姊妹,分別是mf(mezzo forte)中強,ff(fortissimo)甚強,fp(fortepiano)強之後立刻弱下,sf(sforzando)突強。 看到Forte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大聲”,但是Forte是指演奏出有力量的感覺,不是只能靠音量大小來表達。例如在弦樂器上,可以用全弓拉奏讓聲音更飽滿,在長笛上,可以讓吹奏角度稍低,達到更扎實而有厚度的音色,這些都能用來表達Forte。 音量到底應該要多大,多強才叫做”Forte”,不能只看那一個音和句子,而是要看標示為弱的地方要演奏到多弱,還有樂曲的整體音量。強弱是一種經過比較而產生的感覺,不是只要演奏出一定的音量(例如100分貝)就叫做強。舉例來說,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蚊子全力飛過你的耳際,即使它只有40分貝,你還是會覺得吵。如果你是一位火車司機,開過平交道的時候,有路人對你大吼大叫,就算音量超過100分貝很多,你還是會覺得他們很小聲。 在演奏或表達forte的時候,除了要牢牢記住它是”有力量”,其他標示為mf或p的段落,也要演奏的夠弱,才能夠襯托出Forte有力量的感覺。 Forte的發音請點連結  Google字典 在知音的小時候,學英文沒有那麼普遍,很多小朋友連英文字母都看不懂,更不要說正確的唸出義大利文了,音樂老師為了讓我們這群小鬼能記住正確的發音,就為這些音樂術語想出一些諧音。Forte呢,就念做  火腿 (用台灣國語腔),而mezzo forte呢,是更高級一些的火腿—美洲火腿(哇哩…進口的呢!)。 其實比較接近義大利文的發音是”佛腿”,有些義大利人會把中間的r音發的更清楚,就變成”佛了腿”。念起來果然很有力量吧….

世界音樂之旅–蒙古概述

大家好,今天知音要帶大家到蒙古大草原,一覽敕樂歌裡“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妙景觀。不過,在那之前,讓知音先為您說說,什麼是蒙古

外蒙古的草原和蒙古包,現在牧人雖然也騎馬,但是主要交通工具已經改成越野車、貨車和摩托車。蒙古包邊上經常架著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以及衛星電視天線。引用自http://www.naadam-festival.mn/tours/mongolian_steppe_gobi.html
由於實施土地分配,草原被鐵絲網圈成一塊一塊的畜牧地,內蒙古人已經不再游牧。引用自,走進蘇里格部落格。

很多人都覺得蒙古是一個民族,就像台灣的阿美族,但是,其實蒙古包含很多不同血脈的族群,南轅北轍的生活方式。

蒙古(Mongol)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部族,在西元十三世紀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成立一個國家時,決定由戰爭時貢獻最大的蒙古族領銜,讓新國家名為蒙古,於是蒙古成為眾多部族統一名稱。

蒙古人的居住範圍非常廣,大致上,順著成吉思汗當年征服歐亞非三大洲的路線,都可以找到蒙古人。最主要的居住地區在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鄰近的新疆自治區(衛拉特族),以及蒙古國(Mongolia,我們稱為外蒙)。另外,在雲南、西藏、東北也有很多蒙古族的聚落。在外蒙古以北的西伯利亞地區,也有三個由蒙古人組成的小國家,土瓦(Tuva,現稱Tyva,古稱唐弩烏梁海)、布理雅特(Buryat,這裡有簡要的介紹,我點)以及阿爾泰(Altai)。雖然戈壁大沙漠將蒙古族的主要居住區分隔開來,不過對內蒙古人而言,蒙古不分內外,只有南北,就像身體的兩面一樣。

蒙古國地圖。引用自http://tw.18dao.net/%E5%9C%B0%E5%9C%96%E9%9B%86%E9%8C%A6/%E8%92%99%E5%8F%A4
內蒙古地圖。引用自http://www.onegreen.net/maps/m/neimenggu.htm

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蒙古音樂。

蒙古音樂就像蒙古人一樣,依地區有很大不同。讓我們把音樂分為樂器、歌唱、戲劇、舞蹈來說明。

蒙古的主要樂器有馬頭琴(Morin Huur),笛子(Limbe),三弦(Shodlaga,知音據蒙古語音譯),古箏,揚琴,四胡,Yat-kha以及薩滿鼓(事實上是儀式用法器,不過自從Tuva的 Huun-Huur Tu樂團把他用在小合奏裡面,就越來越流行了)

蒙古箏。按照知音以往的經驗,蒙古箏應該較接近韓國的笳耶琴,雖然這張圖是官方版本,不過它的形狀比較接近漢人的古箏而不是常見的蒙古箏。引用自http://www.mtac.gov.tw/cultural/show_photo.php?sno=48&show_h=1
蒙古三弦。這張圖的三弦很明顯是漢人使用的大三弦,不過與蒙古三弦差異不大。引用自http://www.imac.edu.cn/news/news.asp?id=1308
蒙古四胡與三弦合奏。請注意看,左邊這個胡琴有四根弦軫。四胡雖然有四條弦,不過13和24弦調成同音,實際上也等於是兩弦。引用自http://www.imac.edu.cn/news/news.asp?id=1308
蒙古笛(Limbe)。這張圖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的,但是草原上溫差大,竹笛到了蒙古經常會裂開損壞。特別是外蒙古,冬天零下20-30度的嚴寒天候,任何竹笛都無法保持完整。所以外蒙經常用木頭甚至塑膠水管來製作笛子。圖片引用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8933419@N08/798003554
右下角是薩滿鼓改製的大鼓,正統的薩滿鼓有單皮鼓和桶型鼓兩種。左邊是二弦的tobshuur(知音不知道它的中文名)。後方有四胡和三弦。這就是Tuva聞名的Huun Huur Tu樂團(這個團與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有段傳奇故事,有興趣的可參考 費曼的最後旅程這本書)!引用自http://www.erpmusic.com/p_Orient2007.htm

主要的歌唱呢,有長調(Urtiin Duu,對岸稱為烏日汀咚,非常可愛)、短調(Borgin Duu)、好來寶、潮爾及呼鳴(Hoomee)。另外,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歌唱,是唱史詩故事,稱為“江格爾”(主要流行在東蒙古的衛拉特地區)。

蒙古基本上應該算是沒有傳統戲曲的,但是,在十九到二十世紀間,由於蒙古族及漢人的往來越趨頻繁,在東北地區發展出由兩人合作演出的二人台(或稱二人轉)。

蒙古舞蹈有很多種類,如筷子舞、茶碗舞、貝爾格舞(biyelgee,這句蒙古語意思不明。biye是身體的意思)等,大多數舞蹈強調肩膀和手部的動作,例如貝爾格舞就因為通常在蒙古包的狹小空間裡表演,所以幾乎不動腿部。

以下是Biyelgee舞的影片,介紹的非常詳細,而且是田野採集的珍貴紀錄!

大致上,常見蒙古的音樂就是這些,接下來,知音會帶大家一點一滴的細細品味,美妙的蒙古音樂。就這樣,下次見嘍。

世界音樂之旅–蒙古–馬頭琴

歡迎參加知音旅行社的環遊世界之旅,今天知音要帶您遊歷蒙古大草原,體會純樸自然的蒙古生活!

首先,今天要介紹的是 馬頭琴。

馬頭琴在蒙古語中稱為morin huur–馬琴(mor是馬,huur是琴,而morin是蒙語的所有格,意思是 馬的 琴。在New Groove字典中,Carole Pegg認為morin huur是一種省略的說法,原文應是moriny tolgoitoi huur,也就是 有馬頭的琴)。

馬頭琴。引用自 http://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3_CW-q_LHVdOdL8r7AVycg

馬頭琴的由來,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傳說在察哈爾草原上,有一位青年名叫蘇和(音譯)。有一天,蘇和在草原上發現一匹受傷的白馬,把牠帶回家療傷。經過數年,白馬長成強壯的駿馬,於是蘇和就帶著白馬參加王爺舉辦的賽馬會。白馬輕易的擊敗所有的對手,獲得冠軍,但是這時王爺突然反悔,不但不想給蘇和獎賞,還硬把白馬搶走。傷心的蘇和只好自己一個人回家。不料,白馬只願意承認蘇和是他的主人,在王爺想要騎上牠時把王爺給摔了下來。於是,在盛怒之下,王爺拿起弓箭射殺這匹白馬。白馬雖然中了數箭,仍然努力的支撐著跑回蘇和的家,在蘇和的面前斷了氣。到了晚上,白馬來到蘇和的夢中,希望蘇和把牠做成一把琴,這樣白馬就可以繼續陪伴他。於是,蘇和用木頭做了琴箱,用馬的腿骨做成琴頸,馬皮蒙在琴箱外,再用馬尾做成兩條弦和弓,把琴頸的尾端刻成馬頭的形狀,就成了馬頭琴。

對蒙古人而言,馬頭琴不僅是文化象徵,更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寶物和聖物。馬頭琴可以獨奏,可以為長調伴奏(urtyn duu ,ur是 長,duu是歌,整句的意思是 長的歌),可以趨吉避凶,還能讓母駱駝為母親死去的其他駝羔子哺乳。(請注意,這不是傳說。只要和著馬頭琴,唱起長調,母駱駝就會感動的流下淚來,主動接受陌生的駝羔子。草原上到現在都還在使用這個方法!)

馬頭琴通常掛在蒙古包(ger)的牆壁上(哈納),但有時候,也掛在火爐後的神龕上,那是蒙古包裡最神聖偉大的位置。以下的照片是錯誤示範。

坐在椅子上的馬頭琴--錯誤示範。引用自http://mongolianshop.com/index.php?main_page=index&cPath=32

馬頭琴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琴頸,音箱和弓。它與一般弦樂器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50-70條馬尾毛纏成琴弦,因而產生低沈醇厚的音色。另外,按弦的方式也是獨樹一格。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以指甲從側面頂弦,無名指從上方按弦,小指在演奏裝飾音時從上方打弦,按音時則從下面向上頂弦。.

以下的影片是一位外蒙古青年邊拉馬頭琴邊唱呼鳴(Hoomee,又稱喉歌或雙音唱法,是一種流行在外蒙古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傳統歌唱。有空知音再寫篇小小介紹嘍)。請注意他按弦的方法

這段影片是馬頭琴的介紹,不過知音對於南美洲語言一無所知,實在聽不懂她的介紹。影片在1分50秒左右有一段特殊的儀式。藏傳佛教進入蒙古已經有七百多年,因此蒙古人也有獻哈達(一種素色的絹布)表示歡迎和尊敬的習俗。但是此處不同的是,馬頭琴的琴身上纏有藍色的哈達,這就是對馬頭琴的神聖性和來客的地位表示尊敬。

Youtube上有一段非常經典的長調演唱,用非常傳統馬頭琴拉法來伴奏,現在已經非常少看到這樣的演奏,只剩下外蒙才有了。不過,這段影片只能在Youtube上看喔,請點  長調與馬頭琴

關於馬頭琴,就先介紹到這裡了,知音的世界音樂之旅還有好多好多個地方要去,下回見嘍。

聽莫扎特不會變聰明?

上回知音已經解釋過莫扎特效應的由來,請參考這篇文章

今天,記者蔡佳敏翻譯了法新社的一篇新聞稿,奧地利的科學家們再次證明莫扎特效應(Mozart effect)是一則美麗的傳說

請參考這篇新聞稿

不過呢,知音也要小小的為這些研究澄清一下。

音樂可以產生神奇功效的想法,從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例如柏拉圖的timaeus,就提到很多希臘人對音樂、宇宙和人之間的想像)。不過,數千年之後,現代音樂-神經、認知科學的跨領域研究,並沒有讓音樂與人的科學研究獲得更精確的結果。主要的原因很簡單,人腦的作用過於複雜,實驗條件無法有效控制(受試者有不同智力、成長環境、生活經驗、學習能力…數不盡的不可控制變因),加上如何決定實驗用的音樂或音樂片段(例如版本、作品、作曲家),讓這些實驗的有效性頗受質疑。

現階段要證明音樂能提高智力幾乎不可能,但是,要反過來證明聽音樂不能提高智力,也一樣無法實現。所以,聽莫扎特的音樂還是有可能產生某些幫助,只是要證明他的功效或作用機制,可能需要一些外星科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