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音樂知識王最終週答案

音樂知識王最終週答案

玩具交響曲 作曲者:不詳

很多樂團把它列為海頓的作品,但是認為它是李奧波德.莫扎特所創作的樂團也相當多。

其實這首樂曲無論是寫作風格或樂器的運用手法都與二人迥異,近年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應該把它列為”無法確定”,所以這週的作曲者,答案是”不詳”喔~~

本週獎品

得獎者

黃☆倫

李☆馨

2019音樂知識王第九週答案

音樂知識王第九週答案

錄音A:第8段變奏

錄音B:第7段變奏

加分題:轉調

這週的題目需要認真的聆聽整首歌,先數出有幾段變奏,如果隨機點選段落,一定不會知道錄音出自於第幾段。

至於變奏方法,有的小朋友回答”頑固音”,這也算是有點接近,因為第一樂句的每個音後面都附加了一個音,聽起來確實很像。不過,這一段最重要的差別是他改變了調號,從C大調轉換到c小調,所以聽的時候會覺得Mi的音高好像有點低,而且曲子的風格跟前面幾段都不一樣。

很多網頁都有這首變奏曲的分析,如果答題前先到網路上搜尋,多做一點功課,就很容易答對嘍~

本週獎品

得獎者

黃☆瑄

石☆庭

廖☆鈺

黃☆倫

2019音樂知識王第九週(9/30-10/6)-變奏曲

答題方法說明:

**本週答對者全部贈送可樂一罐!答對一題送一罐,答對兩題送兩罐***

***本週一共有兩題再加上一題超級加分題***
1. 往下拉找到”本週題目”,聽錄音。
2. 聽底下的youtube音樂,判斷這週的錄音是出自於第幾段變奏。
3. 記下答案
4. 到知音拿答題卡,寫上姓名、日期和答案,投入答題箱
5. 等著拿到抽獎獎品~~

介紹變奏曲之前知音想先來聊聊料理。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的清朝皇帝,每次吃飯的時候,飯桌上都要擺滿一百零八道菜餚,裡面菜色包含了滿族以及漢族的料理,所以又稱為滿漢全席(其實史料上說只有拜拜的時候才會擺這麼多…)。有些飯店仿效清朝的滿漢全席,但是換成把食材用不同方法烹煮,例如前幾年某飯店推出了滿漢豆腐宴,裡面有清蒸豆腐、紅燒豆腐、炸豆腐、炒豆腐、豆腐鑲肉、翠玉豆腐….,總而言之,所有的菜色都是用豆腐煮出來的,只是配料和烹調方法不一樣。

 

這種料理其實跟變奏曲很像。

 

所謂的變奏曲(Variation)就是根據一個主題,用不同的方式改寫成的樂曲。樂曲開頭會演奏一遍主題(theme),接著演奏各種不同的變奏,有時候會在變奏的段落直接結束,有時候作曲家會另外寫一段尾聲當作結束。

 

變奏曲的寫作方法

 

變奏方法就像是特Y屋賣的套裝工具包,每一包的數量有多有少,可是總不脫那幾種。以下來介紹幾種最常見的基本變奏類型

 

1.     頑固音(ostinato):

就是在旋律的上方或下方安插一個固定的音,用一個旋律音+一個頑固音或者多個頑固音的方式,讓旋律聽起來像變成兩個。有時候作曲家也會把單音換成一小串音符,這時候就稱為頑固音型。

 

讓知音舉個例子來說明

 

某天小明因為跟媽媽鬧翻了,正在生悶氣消極抵抗

 

媽:快去寫作業

明:不

媽:你先去洗澡

明:不

媽:先整理書包

明:不

媽:把電視關掉

明:不

媽:不要滑手機

明:不

 

小明的就相當於是音樂裡的頑固音了。

 

如果我們把句子換一下

 

媽:快去寫作業

明:我不要

媽:那你先去洗澡

明:我不要

媽:先整理書包

明:我不要

媽:把電視關掉

明:我不要

媽:不要滑手機

明:我不要

 

這就叫做頑固音型

 

2.     轉調

 

把大調轉成小調,或者大調轉成小調,因為改變了音階結構和主要和絃,往往能讓音樂的氣氛變的截然不同。打個比方說,轉調就好像同一句台詞,換成不同的角色來說。例如魔鬼終結者的名言”I’ll be back”,如果換成海綿寶寶的腔調,或者蜘蛛人,或者死侍,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3.     轉換拍號

 

例如把四拍子換成三拍子、兩拍子變成六八拍等,不僅會讓旋律的重音位置改變,改寫的過程也會改變旋律的結構,例如長音變長或變短等。

舉例來說,就好像把正常的照片換成Q版的大頭,眼鼻手腳都沒少,可是看起來卻完全不一樣。

 

4.     改變拍子

 

這是莫扎特非常愛用的變奏方法,例如把一拍的音符變成有附點,或者變成八分音符,或者三連音,或者重新安排成有切分音。

5.     改變和絃

 

和絃對音樂來說就像是身體的骨架,同樣的旋律如果搭配了不同的和絃,會產生像轉調一樣的感覺。舉例來說,就像是把古裝劇的配樂改成搖滾風格,雖然影片沒有變,感覺卻完全不同。

 

6.     加上裝飾音

 

大家可能都聽過乞丐國王的故事吧,就是一個國王巴拉巴拉,穿了不同衣服看起來氣質完全不一樣。裝飾音在就像是頭髮上的緞帶、帽子一樣,主要的功能是裝飾和強調主音(也就是頭髮或者臉)。加上不同的裝飾,雖然不會像換衣服一樣改變那麼多,可是被凸顯的地方不一樣。

 

7.     換伴奏形式

 

例如把原本同時按下的和絃變成分解和絃,或者其他種類的伴奏,但是不改變和絃。簡單來說,就好像把龍蝦沙拉底下墊的生菜換成生菜絲或者生菜捲。

 

8.     擴充

 

在樂句或是旋律片段後面加上新的元素,變成不一樣的句子,或者讓句子變長。舉例來說,就像是有些人講話會有口頭禪或者使用很多語助詞。

 

範例

 

原本的句子

 

長頸鹿和河馬因為電視要放高還是放低,大吵一架決定分手了。

 

擴充後的句子(加底線部分就是擴充)

 

長頸鹿他脖子很長,和河馬他脖子很短,因為電視要放高還是放低,大吵一架決定分手了,這種決定真是幼稚,買兩台電視不就好了咩

 

9.     縮減

 

把旋律變短,例如小星星原本是

Do-Do-Sol-Sol-La-La-So

換成

Do-Sol-La-Sol

 

 

這套變奏工具當然還有進階版,例如增值、減值、倒影、模進、模仿、改變對位….,不過這部分就需要有堅強的樂理基礎才能理解,知音就不介紹了(其實是因為字數已經爆多,打到手痠了)

 

這些方法不只能用來寫變奏曲,其他稍有長度的樂曲也都是用這些方法寫成,堪稱是作曲家的基本配備。

 

報告老師:

既然所有的樂曲都是用變奏方法寫成,那不就都是變奏曲?

 

 

 

 

不不不~變奏曲通常都是主題變奏1-變奏2….這樣一段段的演奏,每一段都要以原本的旋律為架構來寫。其他的樂曲除了開頭和結尾以外,中間很少出現完整的主題,而且每一段之間還會寫作用來銜接的樂段(一般稱為橋-Bridge)

本週題目

1. 請問錄音A,出自於下面變奏曲的第幾段變奏(主題不算)

2. 請問錄音B,出自於下面變奏曲的第幾段變奏(主題不算)

3.超級加分題:答對就加送一包餅乾

請問,錄音A用了哪一種變奏方法?

作答時間9/30-10/6

2019音樂知識王第七週答案

音樂知識王第七週答案

"沒有少"

本週的四個錄音依序是

冬(薩克斯風九重奏)

夏(手風琴)

秋(管風琴)

春(小提琴)

第四個錄音選擇的是主題旋律間的銜接樂段(bridge)也是ˊ整個樂章中唯一沒有明顯旋律的地方。

本週獎品

得獎者

黃★瑄

★儅

林★恩

江★叡

2019音樂知識王第八週(9/9-9/15)-夜曲

本週答題時間延長一週,而且加碼發獎品,答對者都發可樂一罐。連續兩週答對者,再加發餅乾一包!!!

答題方法說明:

1. 往下拉找到”本週題目”,聽錄音。

2. 聽底下的四個youtube音樂,判斷這週的錄音少了其中哪一首。

3.記下答案的作曲家和曲名

4.到知音拿答題卡,寫上姓名、日期、答案的作曲家和曲名,投入答題箱

5.等著拿到抽獎獎品~~還有餅乾

上週的韋瓦第四季成功的折磨了很多人的耳朵,很多人都沒想到題目連答案竟然有7種不同樂器演奏的版本,我看答對的人應該很少….(張師傅竊笑)

 

所以這週就讓我們聽一點可以讓神經放鬆的舒緩音樂唄~

 

什麼是夜曲Nocturne?

 

19世紀的時候John Field首次在作品裡面使用了這個從法語借用來的意思是夜晚的的名稱做為曲子標題..Blah…Blah….Blah….

 

其實,這不重要。

 

所謂的夜曲,並沒有像奏鳴曲或是協奏曲一樣,有規定的寫作方法和段落。也不像小步舞曲、圓舞曲和波蘭舞曲一樣,有特別的節奏。甚至也不像詼諧曲、幻想曲一樣,至少從標題還稍微可以想像內容可能聽起來像怎樣。夜曲除了標題是指跟夜晚有關的事物以外,根本就沒有一定的風格、節奏或者形式,有些夜曲甚至從一開始就激動的不得了,一點也平靜不下來。

 

….夜曲到底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蕭邦開始說起,當蕭邦到法國發展以後,最常舉行演奏會或者發表作品的地方,就是貴婦人和貴族聚集的沙龍聚會。沙龍(salon)簡單來說,就是貴族聚集在一起共同沾染文藝氣息,放鬆心情,順便八卦和展現財力的地方。貴婦人平常沒事可做(其實是有能力也不能做,因為性別歧視的關係),只好到處跑趴趕流行。為了製造話題,主辦沙龍聚會的人,一定要新事物可以發表,例如詩作、服裝、音樂等等,因為參加者都是職業的派對女王,被發表的事物很快就會在社交圈流行開來。就是在這樣微妙的上流社會的聚會上,蕭邦發表了以夜曲為名的超浪漫新作品,一舉擄獲了眾多貴婦人的心,在巴黎社交圈大受歡迎。他後來又陸續寫作很多同標題的作品,雖然風格各不相同,但是加上了蕭邦一貫的浪漫和絃、極富特色的裝飾奏還有極為圓滑順暢的旋律,就變成了一種共通的特色。就好像講到變奏曲就會想到莫扎特一樣,為他寫作的夜曲實在太成功,後來音樂界再提到夜曲時,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蕭邦的21首夜曲作品,蕭邦味也就變成了夜曲的必要元素和模型。

 

總而言之,不管夜曲這個名字是誰先用的,蕭邦創作的夜曲不僅是公認的代表作,他的風格也影響了後來創作的所有夜曲。

 

 

至於夜曲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作曲界並沒有一定的說法只要作曲家不要太誇張的把進行曲風格的音樂取名為夜曲,也沒人可以說他不對。

本週題目

本週加碼發獎品,答對者都發可樂一罐。連續兩週答對者,再加發餅乾一包!!!

請問這三段錄音,少了下面四個影片中的哪一首樂曲?(答案在下面的幾個youtube影片之中)

作答時間9/9~9/22(延長一週)

1

c小調夜曲(Nocturne No. 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

 

 

作曲:蕭邦(F.Chopin)

這首在蕭邦死後才被出版的夜曲,是蕭邦的作品中,少數以極為沈重的氣氛開始的樂曲。

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位波蘭鋼琴家史匹曼(Władysław Szpilman)為了逃避納粹追殺四處躲藏,正當他飢餓難耐,瀕臨死亡之際,一位德國軍官霍森菲爾德(Wilhelm Adalbert Hosenfeld),聽到他在廢棄倉庫彈奏蕭邦作品的琴聲,即時給予救援,讓他安然度過戰爭。不過戰爭結束後,這位軍官卻被蘇聯以資助納粹的嫌疑關了起來,後來不幸病死獄中。這段故事被改編為電影《戰地琴聲》(The Pianist),而片中鋼琴家與軍官相遇的片段,鋼琴家彈奏的正是這首氣氛極為凝重憂鬱的夜曲。

 

這裡知音特別選了由史匹曼親自彈奏的版本。

 

2

F大調夜曲(Nocturne in F Major op.6 No.2)

作曲: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克拉拉舒曼是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妻子,也是19世紀最著名的女性鋼琴家。她的父親是一位鋼琴教師,對自己的子女施以非常嚴格的音樂教育。克拉拉的哥哥曾經因為練琴的問題,被父親瘋狂毆打,目睹此景的舒曼大受驚嚇,後來兩人便私奔…不,是透過法院控告克拉拉的父親才取得結婚的資格。 克拉拉的作品充滿了細膩、溫暖、浪漫而優雅的風格,但是受限於當時對女性的歧視,認為女性應該在家帶小孩洗衣煮飯,而不是在外工作,克拉拉的作品並未在生前發表。

3

如費爾德的夜曲(Nocturne alla Field in B flat major)

作曲:普萊雅(Camille Pleyel)

這首的題名比較特別,作曲者特別指出是如同費爾德(John Field)風格般的夜曲(不是田野的field)

 

普萊雅是法國著名鋼琴廠和出版商的小開,也就是著名法國鋼琴Pleyel的製造廠,他有一間自己的沙龍,經常邀請音樂家舉辦聚會和作品發表會。

4

B大調夜曲(Nocturne in B major, Op.22)

作曲:洛佩茲(Jose Lopez)

這是這次主題中唯一一首現代作品,簡單來說就是作曲時間在20世紀以後。荷西洛佩茲是古巴人,後來遷居到美國。關於他的生平,因為他還活著,而且也沒什麼特別的,知音就不介紹了。

 

這首夜曲不同於上面三首,他的旋律及和絃較為簡潔清楚,雖然也夾帶了部分蕭邦風格的裝飾,但是風格上介於古典和現代之間,並沒有注重變化和絃色彩和音樂表現的浪漫派特徵。

2019音樂知識王第七 週(9/2-9/8)-韋瓦第-四季

答題方法說明:

1. 往下拉找到”本週題目”,聽完4個錄音。

2. 聽底下的四個youtube音樂,找出錄音少了四季的哪一季,或者沒有少。

3.記下答案

4.到知音拿答題卡,寫上姓名、日期、答案,投入答題箱

5.等著拿到抽獎獎品~~

很多小提琴家終其一生,一定要完成的理想,就是演奏完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四首合稱四大協奏曲的天王級曲目。

不過呢…

一般聽眾裡面,很多人其實都沒聽過這些…

大家最常聽到的小提琴協奏曲,其實另有其曲

也就是韋瓦第的四季(La Quattro Stagione)。

身為巴洛克時期的大師,韋瓦第不像韓德爾一樣左右逢源,周旋在眾多貴族身邊,靠創作流行曲目賺很多錢,以致於吃太好長很多脂肪,撐爆了很多畫像的畫框。也不像巴哈一樣,終其一身窩在人稱巴哈三角的小地區,整天蜜蜂一樣嗡嗡嗡的四處幫教會打工賺錢養他的21個小孩,好不容易寫了幾百齣清唱劇,結果卻被教會給遺忘在某個不知名的閣樓,硬生生的失傳了。

韋瓦第很特別,因為

韋瓦第有很多與其他作曲家不同的特點

第一、他是紅頭髮

第二、他是一個神父

第三、他大部分的作品聽起來都很像

同樣靠著分解和絃、音階、轉調等等各種變奏的基本手法作曲,莫扎特寫出了幾億人都聽過的小星星變奏曲,聽過的人都說讚,因為他們聽懂了。韋瓦第用這樣的方法寫了幾千首的樂曲,他的朋友卻這樣形容

“同樣的曲子,做一首就夠了吧….”

其實,韋瓦第很委屈。

因為他的作品充滿了各種奇妙的變化,他用非常簡單的大三和絃,加上幾個剛剛好的經過音,就寫出了”春”裡面最膾炙人口的愉快旋律。

別人寫音階給學生當練習曲,韋瓦第卻用幾排F大調音階和不停重複的主音,就鑄成了”夏”裡面最驚人的狂大風暴。

蕭瑟微寒是作曲界描寫秋天的慣例,可韋瓦第偏偏用小步舞曲形式的三拍子,漂亮的點出了秋天歡慶豐收的心情。

冷冽震人的寒風是什麼感覺?韋瓦第用不和諧又令人心驚膽跳的單調和絃開場,接著用演奏快速分解和絃的顫弓,拉出了夾帶著冰雪的寒冷風暴,在天空和林間飛舞,那壯麗又令人感到渺小無助的場景。

1725年,四季隨著另外八首協奏曲以《創新及和絃間的競試》(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為名,在阿姆斯特丹出版。這四首協奏曲的末頁各附有一首描寫相關情景的十四行詩,也許是韋瓦第特地為作品寫作,也許是他為描寫這四首詩的景象而譜曲。無論如何,這四首附有標題和描述的協奏曲,都充分的表現了韋瓦第對於用音樂來描寫具體情節和場景的愛好。

雖然題名為協奏曲(concerto),不過四季的作曲方法其實較接近協奏曲的原意,也就是演奏者之間彼此競奏,而不是由樂團擔任特定樂器伴奏。所以在聆聽演奏時,注意其他樂手與小提琴之間的互動,把樂團演奏的地方也當成主題的一部份,才能聽到完整的音樂。

這週,就讓我們來領略韋瓦第神奇又巧妙的安排吧~

啊~等等

為了怕大家一直聽小提琴很悶,所以這週選取的版本,除了秋以外,都”不是”小提琴演奏的。

請問,這四段錄音少了哪一季?或者沒有少?

答案一共有五種可能喔….

1

曲名:春(spring)

作曲:韋瓦第(A. Vivaldi)

這是鋼琴家王育佳和其他三位鋼琴家聯手演出的四鋼琴改編版

2

曲名:夏(summer)

作曲:韋瓦第(A. Vivaldi)

四季中的夏和冬是最常被其他樂器改編的,版本多到讓你懷疑流行樂界是不是對韋瓦第有特別的偏好…

當然,主要原因是這首曲子特別適合音色粗獷強勁的樂器來演奏,所以電吉他就當仁不讓嘍~

3

曲名:秋(Autumn)

作曲:韋瓦第(A. Vivaldi)

這是著名以色列小提琴家帕爾曼演奏的版本,他的音色溫潤柔和,搭配影片中貴族假面舞會和餐聚的場景,正符合秋曲後附的十四行詩描寫的歡慶豐收,眾人飲酒舞蹈的場景。

4

曲名:冬(Winter)

作曲:韋瓦第(A. Vivaldi)

最近音樂界有一種MV要符合音樂內容的流行,所以演奏家Aarron  Sinclair只好背著沈重的大提琴,冒著讓手指凍僵的風雪演奏冬嘍..

除此之外,據說自從兔切肉絲(2 cellos)演奏麥克傑克森的dangerous的MV爆紅之後,大家都覺得琴弓前面一定要掛著幾根拉斷的弓毛,才能表示你有”用力”的演奏,所以辛克萊只好也犧牲幾根弓毛來表現拉琴的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