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accordion)是用手臂一邊拉壓風箱吹氣,同時用手指彈奏鍵盤的簧片樂器。它的發音原理就是在手壓下琴鍵時,打開對應的風管吹響簧片,跟管風琴、口琴還有口風琴一樣。

用手臂控制的風箱,讓手風琴可以在發音後繼續漸強或漸弱,而鍵盤另一側的和絃鍵,讓它在演奏旋律的同時,也可以奏出和絃伴奏或者和絃的持續音,如果演奏者技術夠厲害,一台手風琴就等於是一人樂團,可以同時奏出旋律、和絃伴奏和背景節奏。它的體積不大,方便攜帶,而能發出的音量和聲音的豐富程度又相當高,可以說是街頭藝人和民俗舞蹈的最佳伴奏樂器,也經常被使用在各種舞蹈,如波卡(polka)、探戈(tango),和歌唱,在南美洲和歐洲都非常流行。

琴鍵式手風琴

Piano-Accordion.jpg
By Henrydoktorski, Henry DoktorskiOwn work, CC BY-SA 3.0, Link

按鈕式手風琴

ButtonAccordeon.jpg
By No machine-readable author provided. Arent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 No machine-readable source provided. Own work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CC BY-SA 3.0, Link

 

Bandoneon

Buenos Aires - Bandoneon tango player - 7435.jpg
By © Jorge Royan / http://www.royan.com.ar, CC BY-SA 3.0, Link

如果用按鍵的型態來分,手風琴可以分為鍵盤式(keyboard accordion)和按鈕式(button accordion)兩種,鍵盤式可以演奏的音較少,按鈕式的音較多,但是手指的動作較為困難。另外還有的一種小型的按鈕式風琴-bandoneon,主要用來演奏阿根廷的探戈和烏拉圭、立陶宛等國的傳統音樂。

請問這段錄音屬於下面哪一首樂曲呢?

第一首 伊萬拉里歐諾夫(Ivan Larionov )的《葛令卡》(Kalinka )

這首創作於1860年的歌謠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俄羅斯民謠了,這首根據同名的傳統舞蹈而寫的歌,不但具備濃厚的俄羅斯風味,也在首演後就被俄國甚至世界各國認為是俄國風格的代表作品。在任天堂紅白機推出時,又因為使用於著名的”俄羅斯方塊”遊戲,讓它更為流行。

第二首   蒙地的《查爾達斯》(Csárdás – Vittorio Monti)

這首以羅姆(roma)音樂風格寫作的樂曲原本是為小提琴而寫的,因為手風琴是羅姆族的流行樂器,音域寬又具有強大的表現力,特別適合用來演奏這種類型的音樂,很多手風琴家都會演奏它的改編版本,可以說已經成為手風琴的經典必學曲目嘍。

第三首   皮亞佐拉的《自由探戈》( Astor Piazzolla-Libertango)

如果說探戈(tango)是阿根廷的靈魂,皮亞佐拉就是喚醒這個靈魂的心臟。皮亞佐拉的創作,將探戈音樂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時也讓傳統的bandoneon琴隨著探戈廣為流行。

自由探戈是皮亞佐拉的創作,最常被使用在電影和各種媒體的作品,也已經有非常多的深入介紹,這裡知音就不再贅述了。

第四首   皮亞夫的《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Édith Piaf)

手風琴是巴黎街頭最常出現的樂器,也是法國香頌(chanson)的常用伴奏樂器。浪漫的音色、花俏卻不俗氣的裝飾奏,還有輕巧而不沈重的旋律,就是法國手風琴音樂最主要的特色了。也因此,每當電影中出現法國街頭的場景,幾乎都是用手風琴作為背景音樂。
這首創作1945年的歌曲,可以說是法國香頌的代表作品,可能也是很多人唯一聽過的香頌了吧。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