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前奏曲(prelude)呢?
簡單來說,就像吃套餐時上的第一道菜,通常是清爽可口,口味不重,讓人更期待下一道菜餚的小品。
在音樂裡面,前奏曲通常是指整組曲目中的第一首,為了讓聽眾進入音樂情境而寫作的樂曲。
前奏曲沒有固定的寫作方式,但是篇幅較短,內容很自由,除了調性(key)會跟接下來的曲目有關以外,旋律或樂句都很少與後面的曲目相同,所以前奏曲也常常被拿來單獨演奏。有些作曲家甚至創作了一整組的前奏曲,例如蕭邦和德步西。
那前奏曲(prelude)和序曲(overture)有何不同呢?
序曲(overture)通常是神劇(oratorio)或歌劇(opera)或者整場音樂會開場用的曲目,例如大家常聽到的威廉泰爾序曲(Overture of William Tell)就是歌劇序曲,而1812序曲(1812overture)則是一場音樂會的序曲。
請問這段錄音屬於下面哪一首樂曲呢?
第一首 德步西的《阿納卡普里的丘陵》(Debussy Les collines d’Anacapri)
身為印象派的代表作曲家,德步西的寫作風格非常大膽前衛,在和聲寫作上只講究音色和感覺的描寫,而完全不理會傳統和聲學的規範。同時因為19世紀-工業時代在交通工具上的大幅進展,讓世界各地的音樂能更快速的傳遞,音樂家因此得以接觸到許多不同國家的獨特音樂風格。例如1889年世界博覽會期間,德步西就聽到了中國音樂和印尼甘美朗(gamelan)音樂,並在後來的創作中使用了這些對西方人來說相當稀奇的音樂色彩。
德步西為鋼琴創作了兩冊,共12首的前奏曲。這首描繪義大利拿波里的阿納卡普里山丘的前奏曲,出自於前奏曲的第一冊。
第二首 巴哈《C大調前奏曲》(Bach, Prelude in C major, BWV 846)
巴洛克早期的音樂家常常有種困擾,因為當時使用的音階中,每個半音的大小並不相等。在管樂器和弦樂器上,這很容易調整,但是在鍵盤樂器上,如果根據一個調把音調準,對某些調來說,就會產生半音距離不準的尷尬情形。如果要讓鍵盤樂器可以輕鬆轉調,每個八度就必須做成24個琴鍵,這樣一來,演奏就變的很困難。後來,有音樂理論家提出把一個八度均分為12個半音,也就是平均律(well temperament)的想法,但是過了很多年仍然不夠普遍,因此,巴哈才創作了12平均律鋼琴曲集,是當時第一本橫跨24個大小調的鋼琴曲集。這本曲集共有24組曲目,從C大調開始,每一組都由1首前奏曲(prelude)和一首賦格曲(fugue)組成。
這首C大調前奏曲就是整本曲集的第一首,也是裡面最為大家熟知的曲目。因為巴哈寫作的和聲非常優美流暢,19世紀的作曲家古諾(Charles Gounod)便用裡面的和聲譜寫了一段旋律,也就是聖母頌(Ave Maria),由於旋律及和聲驚人的完美搭配,聖母頌被改編成許多樂器獨奏和樂團合奏的版本,也讓巴哈的這首前奏曲更廣為流傳。
第三首 蕭邦的《雨滴前奏曲》(Chopin Raindrop Prelude in D flat Major, Op.28 No.15)
蕭邦一共寫作了24首前奏曲,與其他前奏曲不同,這些都是單獨創作而且經常被拿來獨立演出的小品,雖然名為前奏曲,但是其實並不具有前奏曲的性質。
這24首前奏曲中,以雨滴前奏曲最為著名,蕭邦的女友-喬治桑(George Sand)覺得曲中不斷反覆出現的降A音,像是雨滴搥打著屋簷的聲響,所以幫它取了這個暱稱。不過蕭邦本人並不贊同這種為樂曲加上描述性字眼的方法。
這裡知音特別為大家選了詮釋蕭邦作品為著名的魯賓斯坦的錄音。
第四首 拉赫曼尼諾夫的《g小調前奏曲》(Rachmaninoff – Prelude op. 23 No. 5 in G minor)
拉赫曼尼諾夫是後浪漫時期的代表作曲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艱難複雜的和聲和蘊含深厚情感的動人旋律,他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對鋼琴家來說,就像是登山家的聖母峰,無論演奏技巧如何艱難,一生中至少也要完成一次演出。電影《鋼琴師》(shine)中就有一段描述鋼琴家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在挑戰這首樂曲時心神喪失在舞台上昏倒情節。
帕格尼尼主題隨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是另一首大家常聽到的拉赫曼尼諾夫作品,這首變奏曲的第18段曾經使用在1980年一部浪漫科幻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
這首g小調前奏曲與上面三首曲目的風格非常不同,以剛毅爽朗的節奏開始,柔韌又飽滿的浪漫旋律作為中段,可以說是俄國音樂風格的代表作。
知音為大家選擇了俄國天才鋼琴家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演奏的版本,普雷特涅夫不僅是位鋼琴天才,同時也是在艱困環境中一手創立俄國國家交響樂團,還曾經兼任指揮的全方位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