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音要來介紹一位作品知名度絲毫不比貝多芬遜色的,偉大的….迷你小品作曲家,來自美國的Leroy Anderson先生,請看他帥氣又嚴肅的臉龐↓
在進一步瞭解他幹了些什麼好事….ㄜ…寫了哪些作品之前,讓我們先聽聽他的音樂
哇呀!是誰把馬帶到舞台上了?
這首乘雪橇(Sleigh Ride),正是Anderson的著名作品之一,在電影、影集、連續劇、廣告甚至卡通裡都常常可以聽見。上面的影片是由大名鼎鼎的作曲家John Williams指揮波士頓流行交響樂團(Boston Pop Orchestra)演出的,最後面的馬嘶聲其實是由小號演奏出來的,在音樂裡面運用各式各樣的新奇聲響,正是Anderson的特色。他善於把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聲音,完美的嵌入到音樂作品之中,也經常讓樂器用特殊的技巧演奏出平常難得一聽的聲音。讓我們聽聽他的另一首著名作品-切分音時鐘(The Syncopated Clock),就知道他如何巧妙的運用這些聲音了。
大家聽完有沒有覺得很耳熟呢?音樂史上描寫時鐘的作品如此多,但是只有Anderson有本事把正港的時鐘聲直接搬到演出舞台,不但和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還能讓你一聽就記住它的旋律,所以很多影片和卡通裡都使用過這段著名的音樂。
雖然很多音樂家都在很小的時候便嶄露頭角,以音樂神童的身份出道,Anderson卻沒有遵循這個音樂界的老傳統,11歲才進入新英格蘭音樂學校(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開始學習鋼琴。求學過程中Anderson曾經為他就讀的高中和大學編寫歌曲伴奏,但是並沒有像其他音樂家一樣經常在各種音樂競賽中獲獎,也沒有發表大型作品,直到1936年才受Arthur Fiedler的邀請,為波士頓流行交響樂團創作了撥奏爵士樂( Jazz Pizzicato)和圓滑奏爵士樂(Jazz Legato)。Anderson和這兩首處女作在演出之後,立刻就成為美國樂團的話題人物。讓我們聽聽著名的撥奏爵士樂(Jazz Pizzicato)
嗯…這首作品有沒有讓你一聽就想起卓別林電影裡優雅又幽默的片段呢?其實Anderson非常善於利用弦樂器的撥奏來創造出輕鬆的氣氛,他的另一首作品乒乓砰(Plink, Plank, Plunk! 知音暫譯)不僅使用撥奏,還加入了用弦擊指板,還有刮琴背板的神奇效果。
在1942-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Anderson被徵召入伍當兵,但是由於他來自於瑞典,所以被調到五角大廈去支援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語言翻譯,不用上前線。或許是因為翻譯工作經常需要使用打字機,所以讓他產生了靈感,1950年10月,Anderson寫出了極其巧妙的新作品,為打字機開創了全新的用途-在交響樂團裡擔任獨奏樂器!這首打字機(The Typewriter 或許可以稱為打字機協奏曲),雖然只使用了兩個鍵、回紙器和空白鍵的鈴響聲,卻很成功的描寫了當時上班環境的音響效果。但是…讀者們千萬別想著”這樣,我也可以當一個獨奏音樂家..”,因為Anderson很清楚的表示過,這首樂曲必須由專業的打擊樂家來演出才行呢!
在各位讀者笑翻之前,知音同場加映一段沙紙演奏版!
怎麼樣,有沒有笑到翻了一圈呢?
是誰說作曲家一定要板著一張硬梆梆的,嚴肅的不得了的臉孔,然後寫一堆長的要命又聽不懂的音符呢?能在音樂裡面源源不絕的發揮想像力,寫出好聽又好記的各種小品,讓聽音樂的觀眾會心一笑,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呢!
最後,讓我們再聽一首Anderson的著名作品,這回他可是把動物也搬上了舞台呢。來聽華爾滋貓(Waltzing Cat)吧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