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3年在Rauscher教授不精確的實驗中發現了所謂”莫扎特效應”(Mozart Effect)以來,汙水廠的細菌、農場的乳牛、蛋雞、花園裡的植物甚至住在統一麵包工廠裡的麵粉和酵母菌,都開始聽著莫扎特音樂過生活,今兒個,知音又發現莫扎特音樂除了製造更多”濃純香”,竟然還能影響免疫系統,減緩心臟移植小白鼠的免疫排斥反應,增加存活率。乖乖隆地咚,說不定莫扎特在當”莫扎特”之前,是個天使呢!
話說在Rauscher的實驗裡,莫扎特音樂原來只能增加大學生的三維空間思考能力。在研究成果發表以後,大家紛紛為莫扎特音樂開發新用途,一時之間不但聽莫扎特音樂蔚為風尚,更引起一股研究莫扎特音樂對植物、動物甚至微生物影響的風潮,此後,凡是與聽莫扎特音樂產生的影響,就被稱為莫扎特效應了(請注意,莫扎特效應已經是專有名詞了呢!)
在這篇研究中Masanori Niimi博士帶領的團隊用四組白老鼠來實驗”聽覺刺激對心臟移植後存活率的影響”,一組白老鼠聽的是從100~20000Hz的不同單音,一組踢恩雅(Enya)的新世紀音樂(Paint the Sky with Stars: The Best of Enya),一組聽威爾第的茶花女(La Traviata),另一組則聽莫扎特的作品選輯(The Ultimate All Mozart)。聽了七天之後,威爾第鼠和莫扎特鼠勇冠群雄的多存活了20-26天,恩雅鼠和單音鼠們只活了4-11天。
雖然很多關於莫扎特效應的報導都寫的很神奇,知音還是要提醒大家,這些報導並沒有忠實的寫出實驗內容和預期目標(例如本研究針對的是聽覺刺激,莫扎特只是被當作”古典”這種音樂類型的代表),某些記者甚至僅翻譯新聞,而沒有仔細的讀研究報告(例如幾年前出現的聽印度Raga能減緩心跳報導,其實研究結果是聽完音樂之後的”無聲”(silence)能減緩心跳)。所以,千萬不要因此就以為音樂是萬靈藥,於是趕蟑螂、哄小孩、煮飯、便秘甚至為了讓植物開花,都覺得播放個莫扎特音樂就能解決了。
剪報-心臟移植 聽莫札特讓你活更久
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E5%BF%83%E8%87%9F%E7%A7%BB%E6%A4%8D-%E8%81%BD%E8%8E%AB%E6%9C%AD%E7%89%B9%E8%AE%93%E4%BD%A0%E6%B4%BB%E6%9B%B4%E4%B9%85-161619995.html
(中央社台北23日電)研究發現,老鼠進行心臟移植後聆聽音樂神童莫札特的音樂,能提升存活率,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威爾第(Verdi)的歌劇,也能延緩器官衰竭;不過音樂天后恩雅(Enya)的療癒歌聲卻沒效。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科學家對術後老鼠的脾臟反應進行追蹤。脾臟與免疫系統強度息息相關。免疫系統會下指令給分子與細胞。
日本研究人員無法指出音樂是否能影響人類器官排斥現象。
不過他們表示,音樂能減壓、促進放鬆、分散痛苦感受,及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研究人員先對實驗鼠進行心臟移植,再讓牠們聽3種不同音樂之一-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莫札特音樂精選及愛爾蘭歌手恩雅的新世紀音樂。
數隻老鼠則聆聽不帶音樂性的單調聲響。
老鼠術後聽音樂的時間為6天。
與恩雅及單調聲響相較,威爾第與莫札特的音樂能大幅提升器官移植存活率,部分案例存活率更逾2倍。
研究人員發現,原因在於脾臟的免疫系統效力。
免疫系統給分子介白素-2(interleukin-2)及interferon gamma指令減弱,跟聽古典音樂有所關聯,這類音樂使抗發炎分子介白素-4(interleukin-4)及介白素-10(interleukin-10)增加,白血球數量也同時增多。
東京帝京大學(Teikyo University)新見(Niimi)醫師帶領的科學家在「心臟胸腔手術期刊」(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中寫道:「研究發現,聽茶花女等歌劇會影響周邊免疫反應…提升器官移植存活率。」(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10323
小補充:
英國每日郵報的原文 點
每日郵報另一篇關於聽莫扎特減緩嬰兒新陳代謝的文章 點
Masanori Niimi博士關於這項實驗的研究報告原文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