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可能從世界音樂專輯或者各類電音舞曲remix的專輯中聽見Huun Huur Tu,而且這種四人一組的小樂團形式,也是由他們所創立。但是,這四位音樂家(其實已經換過兩位)其實一直在努力的延續、挖掘在蘇聯時期被破壞的傳統。專輯中很多歌謠都來自於各地的田野採集,有些甚至是向住在外蒙(Mongolia)的Tuva族群學來的。原始的歌曲多半短小簡單,但是,Huun Huur Tu改編之後就成為非常有Tuva特色的曲目。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所做的是前所未有的合奏和編曲,應該稱之為創新。但是,其實Tuva原來就有不同樂器或者歌唱與樂器間自由合奏的傳統。(在內、外蒙也都是這樣)所以,除了西方的和弦(用在吉他)概念,大部分的合奏方法還是努力遵循傳統的。

知音一直很好奇他們的樂器怎麼會這麼奇怪,原來,大多數的樂器都是找老樂器師重新翻制傳統樂器而來。而他們選用樂器的原則很簡單,只要符合音樂類型或者他們想要的音色就可以。例如Radik Tyulyush吹的笛子,其實就很像中東地區流行的ney,而不是蒙古傳統的limbe。

傳統的延續和創新,是音樂家和學者們一直喋喋不休的爭議。今天Huun Huur Tu給了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傳統不是在樂器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中。從歌唱方法,老樂器和歌謠曲調、歌詞,都是音樂的主要素材,而他們的編曲和演奏,對於Tuva音樂而言,其實是一種基於傳統的劃時代改良。在Huun Huur Tu成名之後,很多青年起而效尤成立民俗樂團(folk ensemble),但是,這些人並不仿效Huun Huur Tu的編曲和組織方法,而是回頭向老一輩的Tuva人請教以往的音樂,再編成更好的曲調。Levin認為Huun Huur Tu不僅是一種模範,也教育了新一代的Tuva人。傳統因為創新而有了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

國家地理雜誌有關於Huun Huur Tu的專頁 

有一個中文部落格詳細的介紹Huun Huur Tu

這裡偷偷的貼一小段實況錄影—20100531006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