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知音要先澄清一下,所謂的長調、短調,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在音樂學者們開始研究蒙古音樂之前,長調、短調並沒有很清楚的定義,這兩個詞彙成為專有名詞,是由外來的音樂學者們促成的,不是蒙古人自己定下的。

urtyn是蒙古語“長的”,Duu是歌,所以組合起來應該翻譯成“長的歌”,雖然學界一般使用這樣的名稱,不過學者烏雲陶麗認為長調其實應翻譯為宮庭之歌,之所以稱為長調,是因為第一字讀音錯誤。一般來說,長調與短調最大的不同,在於長調通常是散板演唱(沒有固定拍子),而且經常使用特殊的裝飾唱法-諾古拉。短調歌曲則多為固定拍子,不常使用諾古拉。

諾古拉(拼音應該是nogala,新蒙文寫法是HyГapa)是長調的最大特色,它在蒙語裡的意義是“折疊”。諾古拉一般而言可分為浩來(喉嚨)、顎柔(下顎)、膛奈(上鄂)三種,簡要的說,就是利用這三個部位製造出長音中的波折效果。浩來諾古拉是利用喉嚨作出同音反覆的效果,顎柔諾古拉聽起來像蒙古音樂中最常見的二度及三度顫音,膛奈諾古拉則是像管樂氣顫音一樣的強弱交替。雖然浩來諾古拉聽起來像同音反覆,不過,從聲譜圖看來,它的震動在二度音程以上。

讓我們先來聽聽看實際演唱

長調演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歌者和馬頭琴的互動非常頻繁。演唱開始之前通常都由馬頭琴寬廣的長音開始,稍微提示一下旋律之後,歌者才開始演唱。傳統的長調通常由四句或偶數句的詩文組成,沒有固定旋律,但是旋律中一定包含數個骨幹音,歌者在唱出骨幹音或結束骨幹音之前,即興用各種諾古拉來修飾它。每一首歌的旋律都由低音開始,在上下起伏間逐漸到達整首歌的最高音,之後又依序下降,強弱的線條就像一座山峰。大家會在這段演唱中聽到許多像從高處快速下落或拋擲的滑音,這就是長調常用的裝飾法之一,伊和諾古拉,在中國戲曲中類似的唱法稱為甩腔。

這段演唱雖然漂亮的示範了各種諾古拉,不過馬頭琴在演唱中已經淪為歌者的伴奏,失去它原有的生命力。

讓我們看看另一段女性歌手演唱

蒙古歌者的音域通常都非常寬廣,好的女歌手甚至能到達五個八度。在20世紀以前,蒙古沒有專業的音樂學校,長調透過親族和家庭來傳承,每個蒙古人幾乎都能唱。蒙古孩子的生活不像都市人一樣,從私塾教育開始,6、7歲的蒙古孩子就要分攤家務,撿牛糞、擠奶、放羊和放牛是他們最常做的活動。很多蒙古人的長調是從草原上學來的,放羊的時候周邊只有羊群和青草,無聊的時候救只好隨口開始哼歌,唱著從儀式和聚會上聽來的各種歌謠。

蒙古歌手騰格爾曾說鄂爾多斯是歌曲的海洋,一點都不誇張。從出生時在河水中洗禮到成年、結婚,從新年的白節、成吉思汗祭(也稱馬奶祭)到盛夏的那達慕,從祭敖包到安撫駱駝,各種聚會活動和儀式都充滿了長調。Byambasuren Davaa曾經拍過一部名為駱駝駱駝不要哭的電影(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故事敘述母駱駝不願意為自己生的白駝羔哺乳,於是這個蒙古家庭遵循傳統,到學校裡找來馬頭琴大師,用馬頭琴的琴聲和女主人的長調歌唱,讓母駱駝感動的流下了眼淚,終於接受了可憐的小駝羔。在20世紀初期的蒙古草原,牧民可是真的相信馬頭琴和長調能讓駱駝願意哺乳,影片中的情節經常在草原上演。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看外蒙歌手Namdziliin Norovbanzad的神奇歌聲

在這篇文章裡,知音先簡短的介紹了長調的特色,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請期待下集嘍!

Recommended Posts